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策法规 > 文章

解读:《中关村示范区国际标准化工作行动方案(2020—2022年)》

时间:2020-06-02    点击: 次    来源:秘书处    作者: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处 - 小 + 大

《中关村示范区国际标准化工作行动方案(2020—2022年) 》(中科园发〔2019〕93号,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已于2020年2月14日正式印发,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近年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和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19年底,已发布国际标准(含国外先进标准)434项。但企业和社会团体在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中遇到国际标准制修订信息缺乏、与国际标准组织沟通渠道不畅、标准复合型人才短缺、标准境外落地实施经验不足等问题。为了破解示范区创新主体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关村管委会”)制定《行动方案》,进一步支持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二、对象范围

《行动方案》的适用对象包括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和社会团体(以下简称“企业和社会团体”)。

三、工作目标

到2022年,企业和社会团体牵头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550项;企业和社会团体承担国际标准组织(含国外先进标准化组织)职务(包括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及工作组)超过15个;推动10项以上中关村示范区优势产业领域标准在境外国家实现应用,部分重点标准覆盖“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聚集一批懂标准、懂产业、懂规则、懂外语的复合型国际标准化人才队伍;发展一批专业水平高、国际经验足、市场竞争力强的标准化服务机构。

四、主要内容和亮点

(一)主要亮点

《行动方案》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着力先行先试,推出新招实招,主要亮点:

一是争取新试点,从获取国际标准化动态信息、推动“中关村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推荐承担国际标准组织工作等方面,积极对接争取国家资源。

二是提出新举措,率先提出加强高质量国际标准提案储备、探索建立“中关村标准”互认机制、推动“中关村标准”融入现行检验检测认证体系、探索推动在高校建设标准化学科或设立标准化课程等举措,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模式和路径。

三是适应新需求,进一步整合示范区相关政策资源,从支持标准制定、提升组织能力、促进国际组织和机构落地、支持举办活动、强化人才引进、加强服务能力等方面,体系化、全方位服务企业和社会团体国际标准化工作需求。

(二)主要内容

1.加强国际标准储备与制定

针对企业和社会团体国际标准制修订信息缺乏、与国际标准组织沟通渠道不畅等问题,《行动方案》提出:一是服务企业和社会团体对接获取国际标准化动态信息;二是加强高质量国际标准提案储备,对符合条件的高质量国际标准提案给予资金支持;三是支持制定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2.打造“中关村标准”国际化品牌

为进一步打造、提升“中关村标准”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行动方案》提出:一是提升中关村标准化组织能力;二是支持制定“中关村标准”;三是大力支持“中关村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四是探索建立“中关村标准”互认机制;五是推动“中关村标准”融入现行检验检测认证体系;六是组织参与援外培训项目,提升“中关村标准”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3.优化国际标准化发展环境

针对企业和社会团体标准复合型人才短缺、标准境外落地实施经验不足等问题,《行动方案》提出:一是支持国际标准组织和服务机构落地中关村;二是支持企业和社会团体承担国际标准组织工作或担任国际标准组织职务;三是支持在京举办或赴境外参加国际标准化会议;四是支持国际标准化高端人才引进;五是支持开展国际标准化培训活动,探索推动在高校建设标准化学科或设立标准化课程;六是加强中关村标准化服务能力建设;七是研究标准化先行先试政策建议。

五、保障措施

中关村管委会将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加强顶层设计与重大问题协调,加强与各分园沟通联动,进一步细化任务分工和工作关键节点,推进各项任务有序实施,并针对任务的实施进展和效果进行动态评估,及时总结相关单位和分园工作推进经验,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广泛开展宣传,营造良好的国际标准化工作氛围。

上一篇: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下一篇:政策头条|供应链金融提供增信支持,深化产融结合

| 京ICP备15043282号-1  |   版权所有: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粱桥斜街59号 | 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4号西楼2层  |  电话:010-57280313  |